

不覓仙方覓睡方,, 睡好覺來心不忙
從古到今,歷代長壽者都很重視睡眠質量,,更有“不覓仙方覓睡方”的說法,,將睡好覺看得比得道成仙更重要。的確,,覺睡好了,身體各個臟腑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養(yǎng)和足夠的供給,,特別是我們的心?,F(xiàn)在關于睡覺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(xiàn)象,就是有的人睡得著,,卻不去睡,。有的人睡不著,只好想方設法來睡個好覺,。年輕人能睡得著覺,,可是人家就是不睡覺,很多人晚上12點睡覺就算是睡得早了,,凌晨1,、2點睡覺才算“正常”的。而中老年人,,特別是一些更年期的婦女,,晚上總是睡不好覺,失眠,、多夢,,很是苦惱。其實,,只要晚上不好好睡覺,,不管是因為主觀原因不想睡,還是睡不著覺都對身體不好,,需要加以調整,、改善。
順四時 調作息
睡覺要順應四時,,隨四季氣候變化而稍作調整,。春季萬物萌發(fā),,最好入夜即睡,適當早起,。夏季陽氣旺盛,,可稍晚入睡,亦當早起,。秋季陽氣收斂,,要早睡早起。冬季陽氣內藏,,要早睡晚起,,最好是太陽出來后再起床。這樣天人合一是最理想的狀態(tài),,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可以有一個統(tǒng)一的標準:晚上10點以前上床睡覺,,白天7點就起床。有的人說可不可以不要晚上10點睡,,晚睡3個小時,,白天晚起3個小時不就補過來了嘛。其實這樣不僅起不到一樣的效果,,還對身體有害,。特別是在肝膽經(jīng)當令也就是晚上11~3點的時候,是人體排毒造血,、自我修復的關鍵時刻,,這個時候只要自己清醒著有活動就是和肝膽搶氣血,長期下去身體會越來越差,。晚上11點到1點是子時,,子時是養(yǎng)血的,這時候我們要盡量處于睡眠狀態(tài),,以免讓心血衰退,,影響健康。在清朝,,皇子課業(yè)要求比較嚴格,,得早早起床去習文習武,但是再早也不會早過凌晨3點,。晚上11~3點是人體修復的黃金時間,,大家無論工作多忙、應酬多重要也得保證這個時間段的睡眠,,寧可早起干活也不要熬夜加班,。
午睡養(yǎng)心 陰陽調和
俗話說,“人養(yǎng)生,最重要,,休息好,,子午覺。”什么意思呢?意思是說你想要休息好,,要重視子時和午時的睡眠,。而中午11點到1點是午時,這時候睡個午覺特別養(yǎng)心,。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,,我們需要通過休息來養(yǎng)陰,這樣才能陰陽調和,,以免心陰不足,。所以,我建議大家盡量能睡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午覺,,即便沒有條件,,也要盡可能休息五到十分鐘。
需要提醒廣大上班族的是,,不要趴在辦公桌上打盹,,因為這樣會讓身體里的臟器,處于一種“窩著”的狀態(tài),,它們非但不能得到休息,還會更勞累,,而且對頸椎也不好,。這時候,大家更好的做法是靠在椅子上閉目養(yǎng)神,,這樣也能讓自己安靜下來,,讓心休息一下。
安神收心 提高睡眠質量
很多人也想早點睡覺,,但是就是睡不著,,其實,睡好覺的訣竅就是睡覺的時候把自己的心神收回來,??鬃釉?jīng)說過:“食不言寢不語。”這里并不是說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絕對不能說話,,而是在做著兩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把心神收攝下來,,讓心保持安靜,因為說話不但要耗費神氣,,還會使人心不得收攝,。讓身體有限的氣血過于分散,不能全部用于最重要的事情上去。睡覺的時候收攝心神,,思維雜亂勢必會影響睡眠,,勉強睡著也會有失眠多夢的現(xiàn)象。
平時應對來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事務和煩惱,,如果睡覺也在思考問題的話,,睡眠質量肯定不好,人休息不好了,,自然沒有精力去處理別的事務,。所以不管外面有多少事情、多少麻煩,,一旦到了睡覺的時候,,馬上不去想,把心思收回來,,心神安靜下來了,,人也更加容易睡著。覺睡好了,,身體養(yǎng)好了,,人也有精力處理生活中繁瑣的事務。讓心神安定下來的方法有千百種,,總之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,,安定了心神,何愁睡不好覺呢,。